2022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betway88必威举办了“学术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活动,其间共举行了70场学术报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1所高校的16位专家学者、54位本院老师以及本硕博士生作特邀报告和小组报告。本次活动得到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多位高研院特聘教授均受邀开讲。今年的学术活动月虽因疫情而均以线上形式开展,但并未影响广大师生参与的热情。系列学术讲座为全院师生带来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前沿学术信息,给学院带来了浓郁的学术氛围。
“学术活动月”开幕式暨首场报告在11月13日举行。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田建民教授阐述了举办学术活动月的宗旨和本次活动的大致安排。随后,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著名语言学家王宁先生做了题为《汉语的特点和训诂学的更新与发展》的首场讲座。王先生以大量古诗文和现代汉语单音词复音词为例,深刻阐述了传统语言学如何进入21世纪、训诂学在现代发展的三个方向等理论性应用性相结合的重大问题,受到院内外听讲者的广泛欢迎。
本次“学术活动月”专题讲座分“语言文字学”“古代文学文献”“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三个领域进行,共涉及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民俗学八个专业。师生参会人数近万人次。
“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在进一步加强学院的学术氛围、强化科研内涵建设、培养员工的科研意识、助力团队建设、共享前沿学术资源和信息等方面,均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为公司师生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机会与平台,加大了各学科间的学术交流,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宽了师生的学术研究视野。
2022年学术活动月场次
总序号 | 序号 | 日期 | 题目 | 主讲人 | 学科 | 备注 |
语言文字学组 |
1. | 1 | 11月13日 | 汉语的特点和训诂学的更新与发展 | 王宁 | 汉语言文字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2. | 2 | 11月17日 | 论连读调的模式竞争所产生的回归式音变 | 傅林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
3. | 3 | 11月17日 | 《上海话的音组》评述 | 孙沁妍(硕)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
4. | 4 | 11月24日 | 会话表达中“而”的负同盟功能研究 | 刘奇(硕)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
5. | 5 | 11月24日 | 河北怀安(柴沟堡)方言音系 | 常丽娜(硕)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
6. | 6 | 12月1日 | 保定莲池公园的西夏文经幢 | 聂鸿音 | 汉语言文字学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7. | 7 | 12月3日 | 清末法国汉学家沃德斯卡尔著《汉语基础学习》语言研究 | 孔亚萌(硕)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
8. | 8 | 12月3日 | 国防话语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李丹琛(博)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
9. | 9 | 12月5日 | 叔夷身世考 | 张振谦 | 汉语言文字学 |
|
10. | 10 | 12月5日 | “咸刘”释义新证及相关问题 | 卢海霞(博) | 汉语言文字学 |
|
11. | 11 | 12月5日 | 读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效》札记一则 | 吴瑞锋(硕) | 汉语言文字学 |
|
12. | 12 | 12月6日 | 汉语时间计量单位考察 | 蒋静忠 | 汉语言文字学 |
|
13. | 13 | 12月6日 | 现代汉语跨维空间义计量词研究 | 穆林芳(博) | 汉语言文字学 |
|
14. | 14 | 12月6日 | “马上”和“一下” | 张莉(博) | 汉语言文字学 |
|
15. | 15 | 12月6日 | 阜阳方言情态副词“情”考察——兼与普通话副词“尽管”“只管”比较 | 尚永云(博) | 汉语言文字学 |
|
16. | 16 | 12月8日 | “语境证义”与“义构语境”——训诂学与阐释学的双向互动 | 王立军 | 汉语言文字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17. | 17 | 12月10日 | 有关“一人读析”的校读 | 胡敕瑞 | 汉语言文字学 | 北京大学 |
18. | 18 | 12月15日 | 从“完全释字”到“汉字六相” | 李守奎 | 汉语言文字学 | 清华大学 |
19. | 19 | 12月21日 | 学术的生疑、解疑、释疑、存疑 | 陈双新 | 汉语言文字学 |
|
古代文学文献学组 |
20. | 1 | 11月12日 | 从“立言不朽”到“文章不朽”:汉魏士人价值追求的转向 | 李世尧(硕) | 中国古代文学 |
|
21. | 2 | 11月12日 | 竹韵百年 历史回响:快板艺术传续衍变中的红色基因 | 赵奇恩 | 中国古代文学 |
|
22. | 3 | 11月12日 | 论中国诗学中的“辞前意”与“辞后意”问题 | 宋烨 | 中国古代文学 |
|
23. | 4 | 11月12日 | “潜气内转”说释义与辨析——以周邦彦词为例 | 李陶然(硕) | 中国古代文学 |
|
24. | 5 | 11月13日 | 张惟赤《入告编》的编纂、刊刻与流传探析 | 刘英博(硕)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
25. | 6 | 11月13日 | 王思任的撰述及其版本考 | 刘想(硕)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
26. | 7 | 11月13日 | 西南联大人文学科讲义文献整理与研究 | 夏彪(博)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
27. | 8 | 11月13日 | 李俊民《庄靖集》校读札记—兼论数字时代的校勘 | 马郅轩(本)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
28. | 9 | 11月13日 | 张华《女史箴》校对琐议 | 王若涵(本)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
29. | 10 | 11月14日 | 世家子弟的身份意识与陈维崧的骈体文书写 | 郭英德 | 中国古代文学 |
|
30. | 11 | 11月21日 | 中国文学的民族传统特征 | 廖可斌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京大学 |
31. | 12 | 11月22日 | “诗言志”和中国早期话语方式的建构 | 过常宝 | 中国古代文学 |
|
32. | 13 | 11月28日 | 以“韵”为核心——唐宋词调字声旋律的快速安排 | 田玉琪 | 中国古代文学 |
|
33. | 14 | 12月1日 | 家庭变故与王国维、罗振玉关系之终结 | 彭玉平 | 中国古代文学 | 中山大学 |
34. | 15 | 12月7日 | 诸子的立言传统 | 徐兴无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京大学 |
35. | 16 | 12月8日 | 漫谈20世纪中国学术研究的转型 | 王长华 | 中国古代文学 | 河北师范大学 |
36. | 17 | 12月16日 | 如何把一个陌生人的研究对象变成熟人或朋友——以倪瓒研究为例 | 左东岭 | 中国古代文学 | 首都师范大学 |
37. | 18 | 12月21日 | 时代差异,还是类型之别?——现代中国对于中西文化关系的不同理解模式 | 陈引驰 | 中国古代文学 | 复旦大学 |
现当代文学文艺学组 |
38. | 1 | 11月20日 | 科研入门过程中的几点感悟 | 刘文祥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39. | 2 | 11月25日 | 本真艺术与本真生活 | 李进书 | 文艺学 |
|
40. | 3 | 11月25日 | 阿多诺文化工业风格批判研究 | 陈腾阁(本) | 文艺学 |
|
41. | 4 | 11月25日 | 从戈夫曼拟剧理论看微信中的“表演” | 张小宇(本) | 文艺学 |
|
42. | 5 | 11月25日 | 本雅明的经验观探微 | 薛洲桐(本) | 文艺学 |
|
43. | 6 | 11月26日 | 论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中的“并行现实” | 赵秀霞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
44. | 7 | 11月26日 | 宫泽贤治诗歌中的科学语言 | 周康平(硕)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
45. | 8 | 11月26日 | 20世纪意识流小说中的听觉书写 | 金子(硕)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
46. | 9 | 11月26日 | 论门克“审美原力”理论的伦理内涵 | 薛江华(硕) | 文艺学 |
|
47. | 10 | 11月26日 | 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与民间狂欢节关系研究 | 关屹(硕) | 文艺学 |
|
48. | 11 | 11月26日 | 马尔库塞的“本真艺术”观探微 | 彭秋燕(硕) | 文艺学 |
|
49. | 12 | 11月26日 | 巴迪欧艺术反身性理论研究 | 余柯璇(硕) | 文艺学 |
|
50. | 13 | 11月26日 | 拱廊街下闲庭信步——本雅明笔下“闲荡者”的本真生活 | 万心瑶(硕) | 文艺学 |
|
51. | 14 | 11月26日 | 论阿多诺电影理论的演进 | 李霞(硕) | 文艺学 |
|
52. | 15 | 11月27日 | 阐释效果谱系中的公共阐释论 | 郄智毅 | 文艺学 |
|
53. | 16 | 11月27日 | 艺术社会学视角下网络小说创作惯例研究 | 孟隋 | 文艺学 |
|
54. | 17 | 11月27日 | 解放区文学的婚姻叙事研究 | 吉媛圆(博)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55. | 18 | 11月27日 | 民间书写与民族想象:论沈从文的苗族传奇故事群 | 陈久兰(博)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56. | 19 | 11月27日 | “社会主义风景”的起源、改造与症候——也从《山乡巨变》谈起 | 柴旭杰(硕)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57. | 20 | 11月27日 | 小说诗学问题 | 张柠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58. | 21 | 11月28日 | 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以北京为考据点 | 万建中 | 民俗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59. | 22 | 12月1日 | 特邀报告:茅盾与中国当代长篇小说 | 阎浩岗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60. | 23 | 12月2日 | 后现代伦理学的潜流——1990年代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伦理追求 | 李永新 | 文艺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61. | 24 | 12月4日 | “鲁迅形象”的文学重塑与影剧搬演 | 钱程(本)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62. | 25 | 12月4日 | 试论«虬髯客传»的当代接受; | 师思齐(本)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63. | 26 | 12月4日 | 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爱与自由 | 童实(本)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64. | 27 | 12月4日 | 孙犁《风云初记》中的风景叙事研究 | 张紫涵(本)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65. | 28 | 12月4日 | 文化是最后的底牌 | 刘 勇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66. | 29 | 12月11日 | 王蒙小说《布礼》的右派反思叙事 | 吕保田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67. | 30 | 12月11日 | 技术批判与数字艺术 | 马 睿 | 文艺学 | 四川大学 |
68. | 31 | 12月14日 | 略论鲁迅的北京书写 | 田建民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69. | 32 | 12月15日 | 周立波小说与社会主义经验的南方话语建构 | 刘起林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70. | 33 | 12月21日 | 张力认知到研究自觉: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化进程的思考 | 康 丽 | 民俗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海报剪影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1所高校的16位专家学者
带来精彩讲座的公司教师
积极参与到学术活动月的在校员工